首页

同好小屋38

时间:2025-05-29 01:08:50 作者:南宁提升开放能级 建设面向东盟跨境物流枢纽 浏览量:23267

  中新网南宁5月27日电 (记者 黄艳梅)广西南宁市官方27日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南宁市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跨境物流枢纽,不断提升对内对外开放能级。目前,中越跨境快速通关班列(下称“中越班列”)已进入常态化开行阶段,已实现“天天班”,中国南宁南站至越南安员站运输时效稳定在14小时以内。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中新网记者 黄艳梅 摄

  截至5月15日,2025年广西始发中越班列累计发运货物14556标箱,同比增长314%,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中越班列运输货物品名达366个,货源辐射至中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跨境货物覆盖越南、老挝、泰国等东盟国家。在中国经铁路运输出口越南的重车、集装箱货物中,南宁国际铁路港发送量占比分别达到78%、90%。

  “两港一区”(南宁国际铁路港、南宁国际空港、南宁综合保税区)是南宁市跨境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承载地,规划面积84平方公里。2025年,“两港一区”建设持续发力,将重点推进项目53项,总投资758.97亿元人民币。

  据南宁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南宁五象新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光劭介绍,该市大力推进南宁国际铁路港、公路港、空港协同发展,不断提升多式联运水平。目前,南宁国际铁路港规划建设的10个功能区已开工建设7个,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国内公共货站二期、南宁临空冷链医药物流保障基地等建成投入使用。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建立了全国机场口岸首个联合指挥调度中心,实现海关与机场货站“同一系统、同一场所、统一协调、统一调度”的“四个一”联合调度机制。2024年5月,南宁空港口岸“机坪直提”模式正式启用,企业在货物进境前可提前向海关办理全部货物申报手续,相比之前海鲜转运送达国内其他城市的时间提前24个小时。2024年,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完成10.76万吨,同比增长23.28%,创历史新高。

  南宁综合保税区是南宁市首个海关特殊监管区,重点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和跨境电商等业态,园区分两期开发建设。其中,南宁综合保税区二期位于南宁国际铁路港规划范围内,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同时探索开展新能源汽车出口、工程机械出口、工业中间品出口等业务,物流方式包括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等。

  南宁综合保税区二期区位优势明显,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同时监管设施齐备,有利于更多业态发展。据介绍,南宁综合保税区二期配备了查验冷库,满足进口肉类、水产、中药材及热带果蔬的冷链查验需求;按照危险品查验存储的高标准建设了危险品查验仓库,确保锂电池、化工原料等特殊商品安全查验;配套建设了现代化检验检疫实验室,将为东盟生鲜农产品进口以及制造业集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装备支撑。(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讲习所·众行致远】“从钱凯到上海” 新时代亚拉陆海新通道向海而兴

11月16日,庆祝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及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落成开放十周年系列活动主干项目——第三届水下考古宁波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港通天下”港口文化学术研讨会以及“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2.0版开幕式在北仑春晓举行,通过水下考古故事,还原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盛景。

苏州马拉松薅“能量胶”的男女已找到,文体旅游局正沟通请示或对其作出禁赛处罚

中国—东盟早期收获计划,是在中国—东盟自贸协定框架下实施的有利于东盟和中国双方合作的重要举措,这在以往没有先例。早期收获计划对中国和东盟的500余种农产品实行零关税,推动了东盟各国和中国之间农产品贸易的迅速发展,东盟的水果农产品迅速进入中国市场,推进中国和东盟的货物贸易发展。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关税大幅降低,双边货物与服务贸易增长迅速,双向投资稳步发展,市场更加开放、合作更加密切。

“绿化将军”张连印病逝

文兵同志任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免去张兆祥同志的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职务。相关职务任免,按有关法律和章程的规定办理。

第五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沪开幕

张星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电力需求稳步增长,1-6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8.8%、第二产业增长6.9%、第三产业增长11.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9.0%;分省份看,全国各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均实现正增长,其中西藏、新疆、云南、安徽等15个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平稳,除云南外,全国未采取有序用电措施。4月10日起,云南省因火电增发稳发,水电蓄能及火电存煤同比有较大增量等原因,电力供需形势好于预期,已全面放开负荷管理。

“港澳药械通”品种扩大至67种

“日本擅长机器人的物理特性开发,而美国擅长机器人思维开发。”如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马夏尔·赫伯特所总结,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领先。计算机科学和机械工程的跨学科合作让美国公司逐渐取代日本成为机器人领域的领军者,一个标志性事件是,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和海啸发生核泄漏事故后,参与事故处理工作的机器人来自美国公司iRobot。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